新闻媒体中心,展现价值观,连接你与我
专业经济学家领衔,基于对行业多年的深耕和洞察提供专业的研究观点,让您对国内外行业趋势、最新政策等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逸泰·雅居(ELTA) 位于金文泰,由MCL地产与中建地产联合开发,三天内吸引4500名潜在买家参观。项目共501个单位,涵盖一至五卧房,起售价115万8000元,预计2月22日开放订购,投资潜力高。
近年来,政府实施的多轮房地产降温措施有效缓解了市场过热现象。本地整体私宅价格涨幅明显放缓,2024年增长率为3.9%,远低于前两年的6.8%和8.6%。若与2021年10.6%的双位数增长相比,成效更为显著。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于12月3日宣布,在2024年下半年政府售地计划(GLS)下推出两幅备售地段,分别是荷兰坪(Holland Plain)和里峇峇利埔(River Valley Green)C地段。这两幅地皮若获发展商勾出并成功竞标,可分别建造280个和470个私宅单位,总计750个单位,为新加坡私宅市场注入新的供应。
花柏径私宅地段吸引三方竞标,国浩房地产财团以每平方英尺容积率900元的价格胜出,发展潜力看好。
根据市区重建局(URA)星期五(11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0月份新加坡房地产发展商共售出738个私宅单位,环比增长84%,显示市场需求显著回暖。 10月份推出的新单位数量也同步增加,由9月份的437个上升至534个,进一步满足购房者的需求。
万国公司位于武吉知马的私人公寓项目8@BT于9月7日开放预览,起步尺价为每平方英尺2530元。项目共有158个单位,包括一卧房至四卧房单位,预计将吸引众多寻求优质生活环境的购房者。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在淡滨尼95街推出了一幅执行共管公寓(EC)地段,预计可建造560个住宅单位。这幅地段占地2万2489平方米,总楼面面积为5万6223平方米,预计将吸引发展商的广泛竞标兴趣。
新加坡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连续四个月上扬,6月环比微涨0.2%。受学校假期影响,6月转售量较5月下挫29.9%,从1153个单位减少至809个单位。
一名72岁的新加坡男子因将私人住宅改为未经授权的宿舍,被判三项罪名,总计罚款60万新元。该案件突显了严格遵守市区重建局规定的重要性,违规者将面临严厉处罚。
5月份新私宅销量同比大跌78.7%,主要原因是发展商在5月推出的新单位数量减少。中央区以外(OCR)的销售情况最好,但整体市场供应不足导致销量下滑。
新加坡政府推出媒体圈和玛格烈通道两幅地段供发展商竞投,共计可建造980个住宅单位。媒体圈地段用于建造长住服务式公寓,而玛格烈通道地段则用于私宅开发,预计将吸引大量开发商竞投。
建屋发展局将在今年10月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中首次推出无隔墙设计的“白色组屋”,为申购者提供更多选择。这个项目位于加冷—黄埔区,将提供310个三房式和四房式单位,减少隔墙设计可降低组屋售价,适合有幼儿的家庭。
市区重建局计划在纬壹地区进行用地及容积率的重大修订,旨在通过引入更多住宅和商业单位来支持地区住房需求并增强区域活力。这些变化预计将为纬壹带来新的组屋单位和商业发展机会,提升其作为城市活跃区的地位。
整体价格涨幅有所收窄。根据市区重建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第一季度私宅价格环比上升1.4%,为自2021年第三季以来的最小季度涨幅。 具体来看,非有地私宅价格上涨1%,而有地私宅价格涨幅略低于前一季,为1.4%。地区方面,代表高档私宅的核心中央区(CCR)私宅价格涨幅最大,为3.4%,略低于上季的3.9%。中档私宅的其他中央区(RCR)价格回升0.3%,而代表大众化私宅的中央区以外(OCR)私宅价格涨幅仅为0.2%,明显低于前一季的4.5%。
新加坡政府2月底推出位于荷兰通道的私宅地段供发展商竞标,可建造约680个单位。 该地段是今年上半年政府售地计划中推出的5450个私宅单位的一部分。 新地段紧邻综合发展项目One Holland Village,位置便利,交通便捷,周边学校资源丰富。 附近有英华自主中学和恒力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 该地段稀缺性强,预计将受到市场追捧,投资潜力巨大。
滨海湾区再添两豪宅项目:Skywaters Residences 和 滨海景苑 滨海湾区即将推出两个引人注目的豪宅项目,将为本地房地产市场增添新的活力。
Ardor Residence位于马林百列地区的海格路,共有35个单位,占地面积超过2万7000平方英尺,预计于2026年10月竣工。单位包括两卧房加书房至四卧房加书房,面积介于861平方英尺至1776平方英尺,售价将在3月6日推出当天公布
预计是今年唯一一个执行共管公寓(EC)项目的昱丰嘉园(Lumina Grand)开盘首个周末,卖出512个单位中的53%,每平方英尺平均售价1464元。这个表现优于今年打头阵的两个新私宅项目,但不及去年和前年的EC项目。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在回应国会议员杨益财有关私宅管理费的提问时表示,发展商在制定新私宅项目的管理费时必须获得建设局的批准。这一言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私宅管理费纠纷频发的背景下。
+86 157-0015-7894